2024年新能源电池CCS行业10大趋势
购买镍带、镍片,探讨镍带技术参数相关问题,请电话联系(微信同号):137-0153-9161
△ 宁德时代神行超级增混电池,摄自CIBF 2024
// 1. 主机厂卷向CCS
// 2. 订单向头部厂商集中,行业将进入洗牌期
// 3. 车规标准,新技术验证周期长
// 4. FPC仍为主流,新工艺层出不穷
△ 搭载吸塑+线束方案CCS的风冷锂电池模块,摄自SNEC 2024双登集团展台
// 5. 产业链垂直整合,上游企业入局CCS
△ 新能源金属结构件厂商杉达精密布局CCS,来源CIBF 杉达展台
对于设备供应商来说,是继续单机设备业务或转向产线整合?需要看各企业规模、人员配置、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资金风险承受能力。对于自动化产线来说,柔性化、自动化设计,降本增效是重点。
△ 均普智能电池连接系统CCS组装产线,来源均普智能
对于自动化产线来说,柔性化、自动化设计,降本增效是重点。同时,可密切关注行业新工艺技术的发展动向,做好技术储备,随时待命以应对客户需求。例如,FCC工艺的推进对于超声波设备、锡焊设备以及热压膜材供应商来说可能就是新机会。设备厂商在满足下游客户进行各类方案验证时,前期可能面临零收益风险,但若项目成功落地,将获得先发优势,成为最早受益者。
材料厂商,如胶粘剂、热压膜材等的发展趋势仍然围绕着降本增效来提升竞争力,例如储能领域对于胶粘剂低成本高性能需求;低温快压膜材的开发与应用;电子元器件NTC以及其他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替代方案等等。
△ CCS集成母排热压封装膜,摄自高恒材料科技展台
CCS产业链进入者众多,产品生产水平良莠不齐,而国内外对于该类产品都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,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目前,CCS相关团体标准已初步确立,有望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国内新能源车厂、储能系统、电池厂在欧美、东南亚等国外市场布局加快,产业链上游零部件、设备厂商抱团出海,大势所趋,CCS厂商亦是如此。且国外现有CCS厂商技术迭代相对落后于国内厂商,国内厂商颇具优势。
西典新能、壹连科技、东莞硅翔、铂联科技、安费诺、奕东电子、安博新能源、恒美股份、首帆能源、弘信电子、万祥科技、胜蓝科技、中京电子、硕贝德、赛英电力、新富尔、东尼电子、瑞可达、方林科技、中航光电、诺冉精密、得润电子、铭基高科、鸿日达、汇创达、维通利电气、斯普兰蒂、驭能科技、鑫宏涛、新智连、特普生、湖北开特、永创鑫电子、诺德电子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