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新能源电池CCS行业10大趋势

公司 2024-07-20 274

购买镍带、镍片,探讨镍带技术参数相关问题,请电话联系(微信同号):137-0153-9161

CCS集成母排伴随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、储能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而发展,行业起步较晚, 但发展迅速。近年来新能源动力电池、储能市场发展火热,吸引了众多厂商布局相关产业链上下游,行业竞争加剧,主要围绕满足电池包及电池模组结构创新要求以及降本增效展开。

 

2024年新能源电池CCS行业10大趋势 第1张

△ 宁德时代神行超级增混电池,摄自CIBF 2024

下面,小编总结了几点目前新能源电池CCS集成母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,以供参考:

//  1. 主机厂卷向CCS

同一主机厂,不同车型电池包/CCS设计不尽相同,主机厂积极参与前期设计。同时,新能源汽车价格战,整车厂基于对系统成本的把控,开始加强与二级供应商的接触,包括物料管控和技术参与等,加强协同创新。而车规级产品安全性极为重要,因此CCS行业早布局者有先发优势。
整车厂降本压力层层往上游传递,以及新入局者涌入市场,CCS行业竞争加剧,从原材料、设备到CCS加工厂商,都在通过技术创新迭代来提升竞争力。
不过,不论是储能还是动力领域,安全都是最根本的前提!所有新技术路线都不能简单以成本为导向,而应该是基于安全为前提的降本。

//  2.  订单向头部厂商集中,行业将进入洗牌期

相对于前两年产业链总计超百亿投资的状况,今年行业投资进入相对谨慎期,新进入者布局产能减少,反而头部厂商动作大,产能扩张快。
这主要是由于头部厂商在技术成熟度、产能、价格等方面更有优势,导致行业订单分配相对集中。据了解,目前有部分厂商现状是有产线而无订单。行业将进入洗牌期,未来可能是大者恒大的局面,新进入者会更加谨慎。

 

//  3. 车规标准,新技术验证周期长 

终端对于新技术呈不断尝试、谨慎验证的态度,打样测试验证周期长,项目最终落地存在不确定性,因此不论是设备厂商还是CCS厂商的配合都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压力,但风险与机遇并存。

//  4.  FPC仍为主流,新工艺层出不穷

目前CCS模组信号采集组件、集成工艺呈多样化发展趋势,动力电池领域以FPC-CCS为主流,储能领域今年吸塑+线束的方案增长较快,而其他方案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验证推进中,例如FDC、FCC、铜铝/铝铝直焊、连接器刺破压接方案等。

2024年新能源电池CCS行业10大趋势 第2张

△ 搭载吸塑+线束方案CCS的风冷锂电池模块,摄自SNEC 2024双登集团展台

//  5.  产业链垂直整合,上游企业入局CCS

CCS上游为FPC/FFC/线束等信号采集组件、铜铝排、连接器等组件,相较于单个组件,CCS集成母排的价值更高,产业链上游企业向下游拓展布局,有助于提升盈利空间。目前,已有不少FPC/FFC、铜铝排厂商布局CCS集成母排产业。

2024年新能源电池CCS行业10大趋势 第3张

△ 新能源金属结构件厂商杉达精密布局CCS,来源CIBF 杉达展台

//  6.  产线整合是 “馅饼” 亦是陷阱

对于设备供应商来说,是继续单机设备业务或转向产线整合?需要看各企业规模、人员配置、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资金风险承受能力。对于自动化产线来说,柔性化、自动化设计,降本增效是重点。

 

2024年新能源电池CCS行业10大趋势 第4张

△ 均普智能电池连接系统CCS组装产线,来源均普智能

//  7.  新工艺带来新的机会

对于自动化产线来说,柔性化、自动化设计,降本增效是重点。同时,可密切关注行业新工艺技术的发展动向,做好技术储备,随时待命以应对客户需求。例如,FCC工艺的推进对于超声波设备、锡焊设备以及热压膜材供应商来说可能就是新机会。设备厂商在满足下游客户进行各类方案验证时,前期可能面临零收益风险,但若项目成功落地,将获得先发优势,成为最早受益者。

//  8. 高性能与低成本兼得 

材料厂商,如胶粘剂、热压膜材等的发展趋势仍然围绕着降本增效来提升竞争力,例如储能领域对于胶粘剂低成本高性能需求;低温快压膜材的开发与应用;电子元器件NTC以及其他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替代方案等等。

 

2024年新能源电池CCS行业10大趋势 第5张

△ CCS集成母排热压封装膜,摄自高恒材料科技展台

//  9. 行业逐渐走向规范,品质有保障 

CCS产业链进入者众多,产品生产水平良莠不齐,而国内外对于该类产品都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,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
 

目前,CCS相关团体标准已初步确立,有望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
//  10. 产业链抱团出海,大势所趋

国内新能源车厂、储能系统、电池厂在欧美、东南亚等国外市场布局加快,产业链上游零部件、设备厂商抱团出海,大势所趋,CCS厂商亦是如此。且国外现有CCS厂商技术迭代相对落后于国内厂商,国内厂商颇具优势。

 

目前国内CCS厂商有:

西典新能、壹连科技、东莞硅翔、铂联科技、安费诺、奕东电子、安博新能源、恒美股份、首帆能源、弘信电子、万祥科技、胜蓝科技、中京电子、硕贝德、赛英电力、新富尔、东尼电子、瑞可达、方林科技、中航光电、诺冉精密、得润电子、铭基高科、鸿日达、汇创达、维通利电气、斯普兰蒂、驭能科技、鑫宏涛、新智连、特普生、湖北开特、永创鑫电子、诺德电子 ……

The End
微信